西南联大与梅贻琦日记
要知道,西南你曾经丢弃的那半瓶水,很可能是缺水地区孩子们的生命之源。
做号党是一群游离于读者、贻琦平台的边缘隐秘群体,贻琦却在这波内容平台红利下茁壮成长,和平台的打压玩着猫捉老鼠的游戏,甚至还得到一些平台的暗中扶持,正如生长在热带雨林里的真菌,每一个雨后清晨,都是他它们冒出泥土的时刻。他们的日常生活是疯狂攒稿——最早是直接搬运,日记一字不改地抄袭,日记后来各大平台上线了原创保护后,同平台抄袭变成了跨平台抄袭,比如从头条号里抄一篇发到百家号里,一些熟练的做号者,还会顺手调整段落的顺序和语序,躲避算法检测,这相当于双保险。
比如“震惊了”的UC,西南也发布公告处理了一批违规的公众号,并且紧急上线了专注严肃的阅读的UC名家。对于机器初审的平台来说,贻琦骗过机器模型就行,贻琦但对于人工+机器的平台,标题党和低质内容,又是如何猎取流量的?一个公开的秘密就是,像企鹅、UC等都有自己的后台绿色通道链接,通过这些链接注册的账号,权重,推荐都会比普通账号要高。”毫不夸张地说,日记单论标题的吸引人以及点击转化率,做号者的取标题能力绝对超过90%的正规媒体老师。
一位做了两年号的朋友告诉我,西南如今广告分成没以前那么好赚了,西南去年百家号刚开始推广的时候,补贴非常丰厚,他一篇稿子最多能赚6000多块的补贴分成,但现在,正常情况下,一篇稿子赚到1000多块钱已算不错了。离北京20分钟高铁的廊坊,贻琦有一家专门做平台号的公司,贻琦公司近百人,每天产出几千篇文章,单个平台每天阅读量1000万保底,不久之前百家封杀了这家公司2000个违规的账号,但他们依旧每天开工,丝毫没有受影响的迹象,可见生命力之顽强,利润之高。
遇到厉害的做号者,日记三四个人的小团队,一天就能生产100多篇稿子,不求质,但人海战术仍然对应出百来万的点击量,差不多也是千把块钱。
我也见识到了稿子是如何野蛮生产出来:西南从贴吧、西南微博、微信、门户里扒拉出300-500字,修改,再加上自己的“修饰”和“想象”,然后贴上三张图,取一个标题,发布。相比之下,贻琦原本起点较低的一些中小型IP反而成就了一些爆款。
日记波兹曼的感叹已成为正在发生的事实。以县城影院为例,西南目前,全国共有县级城市影院近3000家,银幕数超过1.1万块。
企业家被推到了大众面前,贻琦和自家产品站到一起接受消费者的检验。影院数量猛增的背后,日记是小城市文娱消费需求的旺盛表现。
(责任编辑:卢冠廷)
-
(感谢SOHO3Q提供场地支持) 内容公司的护城河是什么? 我是贴心的文章要点 李翔:内容公司如果没有护城河,难道就是一个不断抖机灵去制造下一个爆款或者受欢迎产品的过程吗? ...[详细]
-
在长达14年的时间里这个严重问题都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详细]
-
Facebook成长顺利,它如今是全球社交软件领域耀眼的明珠,而Palantir的成长,却是漫长、艰苦。...[详细]
-
智能手机作为当下应用最广的一块屏幕,从诞生到成熟经历了三四十年的时间,而AR概念起来还是近几年的事情。...[详细]
-
纪录片《江南味道》介绍了醉庐之后,很多人慕名来寻找这个藏于江南小村的院子。...[详细]
-
从购物到造物,品牌的立体度得以迅速提升,并形成了淘宝造物节这样一个非常有价值的IP。...[详细]
-
其实,早在1995年万通就已经在全国建立了十多家分公司,资产规模一度达到48亿。...[详细]
-
梓橦宫做市首日成交后的收盘价为11.19元,此后公司股价在短暂的回调后快速拉升。...[详细]
-
李丰:那分答,跟知乎LIVE谁更work? 张雪松:目前更看好知乎。...[详细]
-
当时值班的是分社的记者小王,一看有人来找组织,也不好推脱,就给杨国强支招,“北京有个景山学校,里面全是有钱人家的孩子,你去找找关系办个分校,房子不就卖出去了嘛”。...[详细]